编者按:
近年来,自媒体成为互联网中的一股力量,不断地参与到对公共议题的围观和讨论中。然而自媒体的非专业性、匿名性等特质使得其行为缺乏有效约束,逐渐形成“流量至上、唯利是从”的风气,并因此滋生出各种炒作乱象。特别近日,舆论场接连曝光“秦朗巴黎丢作业”“上海女教师被丈夫举报出轨男学生”等热点事件,自媒体借流量热度挑动公众情绪,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再度引发舆论的批评和思考。法治网舆情中心以近年来多起热点案事件中的自媒体“蹭流量”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传播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特征分析
综合媒体报道、业内人士等公开的观点和态度,所谓的自媒体“蹭流量”主要指的是各类自媒体账号跟随、追随社会上的热点案事件,“搭便车式”地借力营销,吸引公众眼球,从而达到提升关注度、引流变现等目的。总结近年来相关案例,其在舆情传播方面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
1. 主体:虚构身份增加信息可信度
对于与案事件无关的自媒体来说,要想达到“蹭”的目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吸引网民注意力,取信于公众,因此炮制身份“外衣”就成为其惯用伎俩,即编造自己就是当事人本人、当事人近亲属、案事件知情人、利益相关方等身份,这也是近年来自媒体“蹭流量”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比如近期的“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有自称“秦朗本人”“秦朗老师”“秦朗舅舅”等网民在评论区留言,“秦朗舅舅”还开直播引流,发视频表示自己特意跑到书店购买了几本作业送给“外甥”,短短一日就收获了大量网民点赞。2021年8月,河北秦皇岛17岁少年韩某某跳海勇救三名落水女生不幸遇难,有传言称被救女孩家属态度冷漠,随即网上便出现了“被救女孩”怒怼网民“求他救了”“他死了是他活该,和我没有一点关系”的声音,紧接着自称被救女孩的“哥哥”也现身,发布视频替“妹妹”道歉。事后经查,“被救女孩”和“女孩哥哥”均出自自媒体炒作。自媒体账号通过虚构身份极大提升了信息的可信度,更容易将舆情推向高潮,也往往成为舆情走向的重要转折点。
2. 渠道:以短视频平台为主要传播媒介
当前舆论场流量“爆棚”的秘诀,除了看蹭的热点话题为何,还在于自媒体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发布平台。观察发现,短视频平台是自媒体“蹭流量”行为的高发区,这是因为短视频平台用户人数众多且表现活跃,可以快速实现流量聚合,满足了“蹭流量”行为中最基本的资源需求。同时,短视频的即时性也可以帮助自媒体灵活介入事件发展轨道,方便其顺势承接流量,为自媒体提供变现渠道。近日,贵州一小区住宅发生火灾致1人死亡事件引发舆论关注,此时B站出现一个名为“贵阳消防栓事件本人”的ID,该账号自称是此事件中的死者的“儿子”,并且直接将真正的死者的儿子在抖音发布的质疑物业消防设施不合格等视频“搬运”过来,仅单个视频播放量即超700万。又如“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据公开资料显示,原视频博主发布该视频后,在不足4天的时间内,其抖音粉丝总量增长了将近70万,视频点赞量达到549.8万。在快手平台,这条视频也有203万的点赞量。
3. 时机:与案事件信息交叉出现
自媒体在“蹭流量”时十分注重对时机的把握,他们往往能精准捕捉到案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气口”,从而为自身挤占和抢夺流量提供空间,因此“蹭流量”行为往往穿插在事件发酵过程的信息空当中,和案事件原生信息交叉出现,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而一旦官方发声回应,这类“蹭流量”行为又会在事实信息释放后消失。典型如江西胡某宇失踪事件,当官方寻人进展陷入停滞时,网上便涌现出多个声称是胡某宇本人、亲属以及老师的账号,借机大肆传播虚假信息,对警方办案造成严重干扰。直到警方找到胡某宇尸体后,当地政法机关对个别自媒体账号杜撰虚假事实、制作虚假场景、炮制虚假录音等蹭热度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惩处,才彻底终结了舆论场杂音。又如,2022年6月10日凌晨时分,唐山一烧烤店发生打人案件震动全网。在施暴者尚未归案之际,6月10日当晚,有账号开启直播自称是“打人者曹某华”,但随后又否认。还有大量冒充打人者的账号,称“烧烤店被打女子死了”等。可见,案事件在公共舆论层面尚未形成高度共识之时,恰恰是自媒体通过造谣传谣等手段获得流量并从中获利的机会。
4. 方式:无原则、无底线“蹭”只为流量
在自媒体“蹭流量”行为中,以何种方式来“蹭”,一些自媒体可谓绞尽脑汁,其“蹭”的行为逻辑主要有三种。一是以传播正能量、社会新风尚等为旗号,借时下热门人物或事件引流“涨粉”。比如,2021年12月,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失散多年的孩子孙卓被找到。随后有网民反映,有主播在孙海洋家乡的团聚现场进行直播,名为表达祝福、弘扬人间真情,实则本质为博取流量关注。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丑、以恶为美进行“反蹭”。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上海女教师被丈夫举报出轨男学生”事件曝光后,短视频平台上冒出了一堆出轨女教师的“替身”,不仅有疑似“涉事女教师”开直播,还有多个与女教师昵称类似或用与该事件相关文字命名的账号出现,目前这些高仿号已被平台封禁。三是无所谓与该话题是否有关系,“能蹭就蹭”。比如近日,“#恶心穿搭#”“#年轻人为啥总穿丑衣服上班#”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民调侃。但部分自媒体账号“上纲上线”,称“只有穿得恶心,领导同事才不敢欺负你”,挑动舆论场对立,有的账号则推出“恶心秘籍”趁机兜售衣服。对此,《北京晚报》刊文称,“恶心穿搭”和职场的年轻人并不恶心,无良自媒体毫无底线地蹭话题,借以污名抹黑年轻人才是真恶心。
舆情解析
在“流量至上”的歪风影响下,部分自媒体对热点事件进行恶意消费,极大刺激了公众情绪,传递了错误的价值导向,造成恶劣影响。之所以形成当前的这种“蹭流量”局面,或与以下三点原因有关。
1. 低门槛高收益放大逐利心理
“蹭流量”行为的“低门槛、高收益”是造成此类行为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低门槛”主要体现在技术和能力要求门槛低。自媒体在“蹭流量”之前,并不需要长期的策划运营或者专业拍摄,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留言互动,或者发布视频,透露一些“内幕”消息,便可以被网民捕捉,成功伪装身份。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让网民难以甄别,而其传播的速度又领先于真实信息,帮助此类虚假内容在网民认知中抢占先机。此外,在“眼球经济”时代,流量变现的效率很高,而“蹭流量”又是坐享其成、坐收渔利的途径,这就刺激了许多人的逐利心理,不少“蹭流量”的自媒体背后,都有专门的经纪公司运作指挥,采取各种手段收割人气,为之后的流量变现做准备。
2. 利用网民情绪获得流量势能
驱动网民不断跟进和追随案事件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网民情绪,自媒体能“蹭”到流量,正是在于其精准拿捏了普通大众的情绪燃点。网民态度倾向与事件发展阶段和事件属性紧密相关,在事件尚未尘埃落定时,舆论场上往往缺乏关键信息,网民却有强烈的好奇心迫切想要了解真相,这种信息不对称给自媒体以启发,从而利用信息差博取流量。同时,若事件触及一些敏感议题,或呈现出明显的仗势欺人、恃强凌弱色彩,有悖公众朴素的价值观时,网民自然会对弱势一方产生同情等非理性情绪,进而向其提供金钱等经济支持。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激发网民猎奇、审丑的幽暗心理,比如冒充“上海出轨女教师”的多个直播账号,就极大迎合了部分网民想要窥探游走在道德边缘外的心理。
3. 平台处置乏力助长“蹭流量”歪风
某种程度上讲,“蹭流量”行为猖獗是平台与自媒体共谋的结果。对于自媒体来说,蹲守围堵热点案事件可实现引流“涨粉”,为后续流量变现提供可能。而短视频平台则需要借自媒体账号的内容来提升平台热度、吸引用户眼球。正因双方“各有企图”,所以当这种无下限的商业机制成为自媒体运营的主导逻辑后,平台在事后的介入处理也会异常乏力,难以形成震慑效果。另外,舆论场对一些“蹭流量”的行为性质讨论争议也较大,但只要不触及底线问题,平台方有时也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心态不做过多干涉,其形成的负面示范效果会令其他自媒体更加肆无忌惮,侧面助长“蹭流量”乱象。比如针对“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就有律师认为,尽管炒作这种信息以博关注不值得提倡,但发布此类信息可能本身并不违法,更多责任仍在于平台方面要掌控好娱乐新闻与严肃新闻的比重。
应对建议
如前文所言,不少自媒体“蹭流量”行为目前在法律层面的认定仍有争议,对其处置还在停留在平台层面,这就需要平台以及网信部门做好日常配合,加强自媒体账号管理筛查,扎牢网络巡查防线。一方面,平台主体应当突出强调网络秩序维护责任,积极通过技术手段完善平台监督流程,对于有炒作倾向的账号跟进监测,一旦出现恶意蹭流量的行为必须及时阻断,采取禁言、禁播方式遏制其流量变现途径。另一方面,各地各层级网信部门也需切实履行属地网络平台管理责任,完善联动机制,紧盯跟帖评论、视频发布以及直播带货的各个关键环节,要求平台严查“蹭流量”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观察各种自媒体“蹭流量”行为可以发现,热点案事件中的矛盾纠纷是其炒作的主要素材,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放大矛盾煽动网民情绪,从中攫取经济利益。而非理性情绪在舆论场中的大肆传播,不仅可能导致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行为激增,还可能将争议矛头导向政法机关,令自身的舆情处置遭受质疑。因此,政法机关应时刻警惕热点案事件中的恶意“蹭流量”的行为,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置。首先,政法机关在案事件调查进展过程中需兼顾网上舆论情况,出现自媒体借机引战趋势后,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挤压恶意“蹭流量”、冒充当事人行为的运作空间,为舆情降温提供条件。同时在事后需加强溯源,对涉嫌侵权或造谣的账号严厉追责。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政法机关也可以通过组织专项行动,对各种“蹭热点”“带节奏”的自媒体账号扩线深挖,通过有力执法划出红线,震慑治理“蹭流量”乱象。最后,政法机关可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宣传普法,引导公众建立“不是所有信息都适合传播,也不是所有热点都可以随意炒作”的理念,提升网民对于“蹭流量”行为的法律认知和法律素养,在社会范围内营造和谐清朗的网上舆论环境。